在你的人生航程的班機中,你是機長還是乘客?
投資理財專家派崔克。米契爾在一趟事事不順心的出差結束後的回程班機上,坐在一個穿著打扮毫不起眼的老人身旁。面對想與他攀談的老人,他用敷衍打發的語氣勉強應付,下機後才發現,原來那個老人是業界翹楚艾爾。卡夫頓!與艾爾。卡夫頓做成生意是派崔克所任職的公司長久以來的殷切盼望,而他居然讓這樣的機會白白溜走?!沒想到派崔克後來又巧遇艾爾,而且艾爾還跟他約定每週二共進早餐,這讓派崔克贏得老闆的讚賞,或許是他仕途扶搖直上的先兆,沒想到,這一堂又一堂星期二的課,是要教會他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這是一本寓意深長的小說,作者萊馬。史密斯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曾是功勳厥偉的戰鬥機飛官。寫這本書的契機源自於多年前收到的一封信,他有位事業有成卻失去健康與家庭的朋友,在退休花光積蓄之後,寫了一封告別信給親友,並於當天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了幫自己,也幫有同樣迷惘的讀者找出解答,作者寫了這本書,提醒大家在追求事業上的成功之外,也要記得維持五大平衡:生理、智能、情緒、財務與精神。因此,在書中他化身為智者艾爾,從各個面向去點醒沉醉在追求名利過程中的年輕人派崔克。
遇見艾爾之前的派崔克,是個工作至上的人。他注重表面功夫、自認為是菁英族群,瞧不起其他人,對秘書大呼小叫態度惡劣,也處心積慮想爬到老闆之上。雖然有結褵多年的妻子,但因為他一心只想衝刺工作,所以即將離異。面對這樣的他,艾爾給他的第一課是:「評估經驗」:每一個有意義的經驗都隱含著一、兩個教訓,但是,我們必須必須學會保持勇敢、誠實及分析的態度,去發掘這些教訓,才能讓我們變得更好。沒有經過評估的經驗只是經歷,不會產生任何收穫。學會評估經驗之後,艾爾利用「目標沉迷(target fixation)」這個詞,來提醒派崔克他的人生失去平衡。目標沉迷指的是一個人只專注於單一特定目標或目的,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最後導致毀滅。專注於目標是件好事,但倘若因過度專注在目標上而忽略了其他事情,可能會帶來人生的遺憾。很多人竭盡心力在職場上追求更高的職位、更好的收入,或許最終能叱吒商場,但卻賠上了健康、婚姻與親子關係。
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有充分的計畫,為我們劃出一條可行的道路,而在這條邁向目標的大道上,有許多定點,也就是里程碑,透過這些里程碑,才得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偏離軌道,浪費時間與資源。「最好的飛行員不是那些能夠在偏離位置或軌道時還能做出有效攻擊的飛行員,而是那些在一發生偏離時,馬上就能偵測到偏離,而且立即做出更正的飛行員,讓他們看起來未曾偏離過。」
然而,在做出人生的每一個決定時,要怎麼知道這個決定妥不妥當呢?作者提出了「快轉」這個概念:成熟的人能夠以長期的結果來看待短期的事件與選擇。「我們需要想的更遠,想想看長期代價或成效。想想看期間的得失,然後做出決定。」
曾經當過飛行員的萊馬先生,在書中用了許多飛行例子來做說明,比如他把婚姻比喻為飛行編隊:獨立的飛官選擇彼此貼近著飛,兩兩並行,對彼此有利。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但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這和我們傳統中把夫妻比喻為同林鳥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他也用「死亡盤旋」這樣的飛行術語,來解釋朋友自殺的狀況:在失去重心的時候,如果只靠情緒生活,不相信除了眼前所見之外還有更多在等著我們,那就很難走出死胡同。所以要靠頭腦思考做選擇,而不是讓情緒主宰著生活。
回過頭來思考機長與乘客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是機長,什麼樣的人是乘客呢?機長手上握有主導權,負責把飛機駛向目的地並計畫飛行路線,而乘客僅是被動的把生命交付在機長手上,在人生中,擔任機長的人負起全部的責任,決定目標、如何達成目標,以及如利用沿途的相關資源、處理威脅及掌握機會,而作為乘客的人,則是隨時詢問並參考他人在各方面給予的意見,由他人指引自己人生的方向。艾爾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依循的價值觀與基本理念,我們應該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只專注於如何塑造事物的表面,應該要忠於自己、忠於所有的人際關係,活得有誠信,這才是長遠之道。
「我要怎麼做,才能當個真正的機長呢?!」
「你只要下定決心,就能當機長。不管你做什麼事,都要想著你是機長這件事。」
這本薄薄的小說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字字珠璣,當人生陷入迷網時,重新閱讀一次,或許能得到一些靈感與提醒。